财政部令2012年第72号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2023-08-05   来源:单位介绍信范文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财政部令2012年第72号                       2012-12-06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已经2012年12月5日财政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财政部
2012年12月6日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
  第三条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统称会计制度)等,由财政部根据本准则制定。
  第四条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作出经济决策。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办(上级)单位、债权人、事业单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第五条 事业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六条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七条 事业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下同)。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第八条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第九条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规定。
  第十条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章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情况。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事业单位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理由和对单位财务状况及事业成果的影响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同类事业单位中不同单位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确保同类单位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第十六条 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事业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第三章 资  产
  第十八条 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第十九条 事业单位的资产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第二十条 事业单位的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
  短期投资是指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
  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各项债权,包括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和预付账款。
  存货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包括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第二十一条 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长期投资是指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和债权性质的投资。
  在建工程是指事业单位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各种建筑(包括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等)和设备安装工程。
  固定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无形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
  第二十二条 事业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实际发生额计量。
  以支付对价方式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资产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取得资产时所付出的非货币性资产的评估价值等金额计量。
  取得资产时没有支付对价的,其计量金额应当按照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的,其计量金额比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所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名义金额入账。
  第二十三条 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由财政部在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

      第四章 负  债
  第二十四条 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
  第二十五条 事业单位的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偿还的负债。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
  第二十六条 事业单位的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款项等。
  短期借款是指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
  应付及预收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债务,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应付款项和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事业单位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津贴补贴等。
  应缴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应缴未缴的各种款项,包括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款项、应缴税费,以及其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的款项。
  第二十七条 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长期借款是指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借款。
  长期应付款是指事业单位发生的偿还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应付款项,主要指事业单位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付租赁款。
  第二十八条 事业单位的负债应当按照合同金额或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

财政部令2012年第72号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http://m.097110000.com/gongzuofanwen/373822.html

推荐访问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初级职称单位介绍信【汇编三篇】

单位介绍信范文

初级职称单位介绍信范文(通用3篇)

单位介绍信范文

初级职称单位介绍信锦集三篇

单位介绍信范文

2023年单位介绍信(通用2篇)

单位介绍信范文

单位介绍信开【3篇】

单位介绍信范文

如何写单位介绍信锦集二篇

单位介绍信范文

实习单位介绍信(锦集3篇)

单位介绍信范文

单位介绍信书写格式范文(通用2篇)

单位介绍信范文

单位介绍信格式范文(精选3篇)

单位介绍信范文

单位介绍信

单位介绍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