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的读后感10篇

2023-08-28   来源:轻小说

  《赎罪》是一本由[英] 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4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赎罪》读后感(一):没来日无方长

  有些东西,即使你不提,在脑海里也挥之不去,纵然再多叹息,想试着努努力,也不一定有所回音,末了,该找谁去诉那一句对不起。

  《赎罪》读后感(二):关于赎罪

  如果我没有看到过情节透露,看这本书应该会有更大的震撼,更大的惊喜,更多的**,可惜可惜被剧透了。受了一些影响,不过书还是挺好看的,就是到了后面读着有点压抑,拼命一口气读掉它,读完了却又不想这个就是结局了······

  《赎罪》读后感(三):一切都无法挽回

  因为是看过了电影再看的原著,所以不免有点被电影角色所局限。如布里奥妮一般,常常,我们固执的以为所见的就是正确的,近乎无理的承担起无谓的责任,而在不觉中给人生蒙上阴影。年轻时因为无知和固执所犯下的错,有时是穷极一生也无法弥补的。

  《赎罪》读后感(四):赎罪自我救赎

  零零散散花了一个多月的是把它看完了,如果非得说点什么,也许可以简陋的提及这么几点:1.全书以三段式的剧情介绍了故事的发展,开头一段剧情巧妙相当惊艳,中间段用了大量篇幅描写了战争的情况,我个人觉得有累赘之嫌2.无疑女主人翁的心理变化是故事的主线,也是全书最扣人心弦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刚触及成人世界的小女孩来说,青春期心理加之天才的智商,后果是惊人的,这也是酿成悲剧的根源。3.相较于女主人翁的极力赎罪,另两位“共犯”就活得冠冕堂皇了,这也是悲剧不得以平反的原因

  《赎罪》读后感(五):赎罪是永不能达到的彼岸

  以前看过电影,没想到书这么好看。三部分三种味道,相差最大的是首和尾,同一个人的不同年龄,老与少所用文字语气有着明显的差别,年龄段的韵味拿捏的很准确。更令我称奇的是,本书很明显在讲感情,但第二部分散发出浓厚的历史沉重感,二战的情景通过一些看似不打紧的描述,体现出深远悠长的人文情怀,当然,更凸显出感情的无奈。没有深厚的修养来评述作者的笔触,只是有两点深刻的印象,一是留白,那怕是在说一件发生事实,其描述也有着不同程度的不涉及的部分,更别说在“探讨”这个层面,留有大量的空间供读者来自我延展;二是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转换,站在同一个角色的角度,也能在其眼见与想象之间自如来去,文字清白又有点梦幻,但写出的东西很有分量。

  因为看过电影,故事所带来的**力当然会减弱,不过不妨碍再一次对这乱世以及人**慨唏嘘。挺平静的笔调,把人性中那种欲说还休的部分,微妙展现。

  《赎罪》读后感(六):“你知道你错在哪里了吗?”

  第一部为什么这么长?

  刚刚想到大多数人在小时候做错了事,总会被家长逼问“错在哪了?”“怎么错了?”“还再不再犯了?”小小的我们被迫一遍遍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寻找做错的地方,得出能够让长辈满意的答案,然后才获准睡觉(妈的)!

  有人用一整天来回忆昨天发生的一切,布里奥妮用余生来回忆那天,第一部是她一遍又一遍的忏悔,对自己的告解。

  这样写很合理,以及她成为我第二讨厌的文学人物。

  第一?

  ————圣母程昕

  《赎罪》读后感(七):一个人的赎罪

  前一百多页那大段的意识流描述阅读起来实在是痛苦,有太多的窃窃私语和思绪出现在纸面上,以至于经 常看了五六页后我就抱着书睡着了。从家庭晚餐开始,故事变得明快,之后便是改变了每个人命运的一夜 ,以及布里奥尼的赎罪历程。。

  年少的布里奥尼正在成长,她自负、虚荣并内在的有一种想要伪装和表演的欲望。在那一晚她一口咬定罪 犯是罗比,也许正是这几种因素作祟的结果吧。这样完全不计后果,只想把自己推到舞台前表演的作法, 不仅伤害了姐姐塞西莉亚,使得罗比入狱,也让她用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过错赎罪。只是,即便终她一生, 过着清教徒似的生活,不停歇的奉献,无数日夜的忏悔,并写下这本书(本书是书中书的结构,可以理解 成是女主角在写书),也无法再让死去的姐姐和罗比看到,更无法抚去她带给这对恋人的伤痛。赎罪,只 是一种通过苦行,让自己的心灵获得解脱和拯救的一种方式罢了,对于逝去的人和过往的伤害都于事无补 。

  《赎罪》读后感(八):布里奥妮的戏。

  整本书都是布里奥妮的戏。我不知道怎么评论这么书好,其实我被繁琐虚假的细节弄得有些烦闷,本来是想找电影先来补补的,没有找到我也还是努力看到了最后。

  看到第二章的时候我简直被那些细节给打败了好吗?我仿佛感觉轰炸机就在我头顶,稍一恍惚周围的人就被炸死,自己嘴里都会是泥,对水的渴望达到顶峰。稍一恍惚自己就会睡着,甚至再也不醒过来。

  到最后当然我知道这些都是假的,都是布里奥妮幻想的美好愿景。现实是,罗比和姐姐就这么死掉了,布里奥妮犯下由于自己丰盛想象力的罪孽后,再也没有机会赎罪。

  戏剧性地是罗拉,嫁给了**自己的富商。显得布里奥妮和罗拉都很可笑,她们都为了自己,牺牲了塞西莉亚和罗比,而最后受害者死去了,他们都还在世上,长命舒适地生活着。

  就算布里奥妮去医院里实习,用低级繁琐的工作惩罚自己又如何?就算她写下了故事又如何?就算她心中愧疚了一辈子又如何?再也没有机会回到那个夜晚。

  看到一场没有办法弥补的错误。

  以布里奥妮少女时代《阿拉贝拉的磨难》起始,以这场暮年时这场戏剧的(久违)演出作为落幕。我还蛮喜欢这样的架构的。只是麦克尤恩如此意识流的叙述,有时真的有点吃不消,呵呵。

  .S.豆瓣里第一篇的评论写的特别好。

  《赎罪》读后感(九):我,你,她

  注(此篇文章是由不同的角度来写的) 我,给你们无法触及的幸福并非是为了得到你们以及旁人的宽恕,而是想要使自己挣开束缚,从五年前那个罪恶的夜晚得到解脱,多年以来我活着竟为了是那个冠冕堂皇的“赎罪”,我以为我放弃了一切,便可以得到你们的谅解,但我错了,那道由我所划开的伤口早已腐烂,之所以没有发作**也仅仅是因为早已麻木,由那个伤口所导致的后果已摆在面前,为了抚平自己内心的罪恶之感,我选择庄严体面地埋掉这一切,过去的罪证也都暴露无遗地在人们面前展示,我做这一切也仅仅是为了换回那个未亡人内心的一片宁静 你,你就这样闯进了我的生活然后不加思索地带走了我的一切。初见你时,你似一个青涩的花蕾,没有光彩夺目的外表,也没有我探究过的心。就这样,我们都用苦艾的眼神互提示,似乎是在警示对方:不要越界。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也渐渐地对我绽放,眼见着你那最光彩夺目的一面即将来临之时,你却被一个不懂事而又自作聪明的小孩所摘去,而园丁却也因为失去花朵的你与一棵杂草无疑而用对待杂草的方式对待你,终于,我无法冷静了,我转身离去,从此再未涉足这个花园,欣赏别的花朵。 她,cecillia,应该是作者塑造最成功的一个人物,相比与briony,她没有briony那么多的心里活动的描写,但却在行为和思想构建上很成功,没有拖沓也不显突兀,在她的思想上似乎也暗含作者生平的映射。忠一,坦诚,执著是她个人的评价,在她为了在那读书室里几十分钟的**而倾尽终身时我的内心为之一抖,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放下自己的一切,去追寻那看似不可能的爱情。

  《赎罪》读后感(十):赎罪,真的有用吗?

  这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故事主要围绕三个人布里奥妮、赛西莉娅和罗比。

  从布里奥妮那充满想象力的剧本开始,以其对自己一生中所犯的错误的回忆为终结。

  故事开始时,天真自大的布里奥妮折腾着排演一场话剧来欢迎利昂-她的哥哥,且在闲逛的时候目睹了姐姐西与罗比发生争执并在为了从水池中捡回瓶子在罗比面前脱下外衣潜入水中。而这在布眼里却成了罗比掌握了西的把柄并威迫西的证据,同时在晚宴前她目睹了西和罗比在藏书房的**时刻,却想当然认为这是罗比再次迫害西。

  之后的晚宴时发生的那件事改变了这三个人的一生。布的表亲罗拉被**,而狂妄自大的布在没有亲眼目睹的情况下诬陷罗比,而布的双亲、表亲这时的不作为也导致了罗比的入狱、西与家人关系的破裂。

  罗比出狱后适逢二战,志愿从军的罗比在抵达法国不久后就遇上了历史有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沿途见证了战争的参考无情,而这时西和布也志愿成为医院的护士。逐渐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布找上西去商量如何推翻她当年的供词,却遇到了准备再次出发的罗比,三人争论后,布决定向所有人坦诚自己当年的罪孽。可战争在不久后相继夺取了罗比和西的生命,布的一生也无法赎清其罪孽。

  就因为自己的捏想就改变了人的一生,罗比没有做错什么却得到这样的下场,也是个悲哀啊。

赎罪的读后感10篇

http://m.097110000.com/guanchangxiaoshuo/380933.html

推荐访问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红色权力陆家原型?陆家到底是以哪一家为原型改的?陆家原型是哪个家族?

轻小说

《横扫官场》第22章 你应该向上反映

轻小说

青盲读后感10篇

轻小说

旅行的意义的读后感10篇

轻小说

玛丽在隔壁读后感精选10篇

轻小说

到南极的读后感10篇

轻小说

神的平衡器读后感精选10篇

轻小说

算法读后感精选10篇

轻小说

赎罪的读后感10篇

轻小说

三体全集读后感10篇

轻小说